【早安健康/張承宇報導】「不准邊看電視邊吃飯!」、「不准到河邊游泳!」,同樣都是不准,但不遵守這兩種「不准」,所造成的後果卻是天差地別。在教育孩子時,經常用類似的詞彙命令他不要做某事,但是小朋友真的能辨別其中嚴重性的差異嗎?日本教養專家指出,如果這也不准、那也不准,就容易讓「不准」這個詞過於常見,失去了約束效果,有可能會淡化問題的嚴重性,容易因此發生危險。 4個不准說不准的理由 日本教養專家、兒童養護機構保育士橫山知己表示,教孩子的時候,最好不要隨意使用「不准」這樣的命令,原因如下: 不過,這時候一定要說「不准」 橫山知己建議,只在特定情況下用「不准」來命令小朋友,那就是攸關生命安全的事情上。如果某些事情會讓孩子受傷、發生危險,就一定要嚴格禁止。例如玩火、涉足危險水域等危險場所等,就是應該要嚴格禁止的事項。為了強化「不准」的效力,禁止式的命令只能使用於有危險的狀況中。 專家:讚美比硬性制止更有效 而其他的狀況下,又該如何教導孩子的行為呢?日本育兒專家佐藤めぐみ(暫譯:佐藤恵美)指出,現代的心理學研究中發現,比起責罵、體罰,透過讚美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會更有效。 佐藤恵美強調,體罰或責罵也許可以暫時制止孩子的行為,但無法從心理上改變孩子的想法,讓他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,建議改在孩子做正確事情的時候讚美,深化孩子對於正確行為的認知,才有助於改善孩子的不當行為。 延伸閱讀: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qeyttym4830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